医在身边|@烟台家长!暑假亲子游,这份健康攻略请收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5:1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暑假正式到来,不少人已经制定好了全家出游的计划。不过对于家有萌娃的爸妈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身心的放松之旅,更是对育儿技能的一场大考。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家长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棘手问题。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邵强,为孩子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健康攻略,家有萌娃的家长请收好!

“当我们初次到达陌生的地方时,常常会因为自然环境与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出现不适症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土不服’。”邵强介绍说,出现这样的状况有很多原因,比如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佳、饮用水不够安全等等。“通常会在旅行期间或结束10天内出现拉肚子,并伴有恶心、呕吐、肚子疼、发烧甚至大便带血等情况,这就是‘旅行者腹泻’。”他说。遭遇旅行者腹泻该怎么办?邵强说,这属于常见现象,家长们不用太过紧张,尤其不要着急使用抗生素,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4—6小时只排尿1次,且尿液呈深黄色,要警惕孩子可能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应及时口服补液盐,恢复体液平衡,避免长时间无尿状态。而预防水土不服,则要注意水和食物的安全以及卫生习惯。“要尽量避免喝冰饮,食物要做熟,避免生冷食物(沙拉、刺身等),品尝美食一定要选择安全、卫生的餐厅,饭前便后务必用流动水清洁双手。”

旅行途中遇到晕车、晕船的情况怎么办?邵强介绍称,晕车、晕船、晕机在医学上统称为晕动病,是因为颠簸、摇摆、旋转、加速运动等超出了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的适应能力,从而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晕动病发生后的治疗通常无效,所以还是以预防为主。”邵强详细解释道,上车前,家长要引导孩子看地平线或远处的静态物体,同时避免在移动环境中阅读或看屏幕。乘车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荐12岁以上的大孩子系好安全带坐在前排,12岁以下孩子坐在后排安全座椅中,适当通风、避免过度颠簸起伏。除此之外,还可口服晕车药茶苯海明。

暑假出行,如果旅行目的地是丛林或者山区,就有可能遭遇蚊虫叮咬。蚊虫叮咬人时,会从口器中释放唾液,这些唾液中含有蚁酸、抗凝血剂和成分不明的蛋白质等,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还可能会传播多种疾病。“我们可以分步进行科学防护。”邵强说,首先是物理隔离,要了解蚊子容易滋生的环境和出没的时间,能躲就躲。外出可以穿长袖衣裤、婴儿推车加装蚊帐,减少被蚊子盯上的可能性。还有化学驱蚊,可选用避蚊胺,此药对蚊、咬蝇、恙螨、跳蚤和蜱有效,但要注意6月龄以上的宝宝推荐喷雾型驱蚊剂,6月龄以下则尽量使用物理防护。“如果被蚊虫叮咬了,可选择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抓破皮肤。”

邵强特别提醒,“特种兵式旅行”并不适合孩子,过于紧张的行程,会让孩子的饮食和作息受到影响,对健康不利。家长们应提前计划好时间,“尽量在假期结束前的1—2天回家,让孩子有休息和调整的时间。行李箱中还可以准备一些退烧药、补液盐、抗过敏药等,以防万一。若孩子症状持续加重没有好转迹象,请及时联系当地正规医疗机构。”

责任编辑:周宣刚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