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谢晓丽
清晨五点左右,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东昌湖的薄雾,聊城便在这温柔的水波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里是山东省聊城市,一座被运河浸润的千年古城,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青春的活力,而今正以全新的姿态诠释着聊城“烟火人间”的现代内涵。
老街新生:
千年古城遇上青春力量
在聊城东昌府区,有一条不足1公里长的米市街,承载着聊城的百年历史记忆。如今,在城市更新与文化保护的浪潮中,米市街经历改造提升,让青砖黛瓦重拾筋骨;同时引入年轻血液——手作工坊、花艺茶社、网红餐厅等10余种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历史与潮流的碰撞中,米市老街褪去暮气,成了青年创业者的“造梦空间”。
米市街曾汇聚了皮鞋厂、家具厂等国有老企业和老民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第二批历史建筑中有15处在米市街上。近年来,聊城着眼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城市形象提升,委托专业力量对米市街进行改造提升,在保护街区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功能延续性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建档、挂牌、维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其使用价值。
而今,漫步米市街,手工作坊内,琳琅满目的特色工艺品,展现着聊城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网红餐厅内,食客们大快朵颐,品尝着融合各地风味的美食;花艺茶社内,茶的香气与轻柔音乐,年轻人坐在窗边,品茶赏花,享受惬意时光……
三毛的店主理人俞哲说,米市街这条街给人的感觉本来就很放松,在之前生活压力大的时候,也会到这条街走一走。她售卖的商品价格都不高,购买起来没有压力,开了这个小店后,她每天都会见形形色色的人,和五湖四海的人见面,一起坐下来聊聊天,情绪价值给得很足。
顾乡平野:
一杯咖啡里的诗与远方
穿过古色古香的米市街,来到充满希望的顾乡平野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时代的浪潮中,乡村正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创业热土。聊城高新区顾官屯镇兴隆村的顾乡咖啡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成为众人瞩目的热门话题。这家由店主刘洋精心打造的咖啡馆,宛如一阵春风,为宁静的乡村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更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农村创业点亮了一盏明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顾乡咖啡馆的诞生,饱含着创业者刘洋对农村那份深沉而炽热的情结。刘洋出生在农村,农村的土地孕育了他,也赋予了他对这片土地特殊的情感。当他踏入聊城高新区顾官屯镇兴隆村时,瞬间就被这里的一切深深吸引。
他也深知,农村的特色就是最大的吸引力。通过他的镜头,村子里金黄的麦浪、硕果累累的果园、热闹非凡的乡村庙会等场景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加,最初的一个民宿院子渐渐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刘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果断地又新增了两处民宿。“我计划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把本地的农产品推广出去,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品尝到小时候的味道,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刘洋说。
朴实善良的村民们对刘洋的创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最初对咖啡这种陌生饮品的好奇和质疑,到如今主动热情地为游客指路、详细介绍民宿,村民们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顾乡咖啡馆的成功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坚实后盾,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便利和支持。刘洋作为镇上的“共富合伙人”,他在创业成功的同时,也带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为村里注入了新活力。在为刘洋办理执照的时候,镇上开通了绿色通道,让他能快速合法地开展业务。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维修和协调等问题,镇上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同时,聊城高新区顾官屯镇积极争取人才政策、水电优惠等支持,就是希望能助力创业者在乡村实现梦想。
顾乡平野片区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充分发挥近郊和平野的优势,整合旅游、文化和农产品资源,打造了丰富多样的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舌尖上的聊城:
夜市里的城市温度
华灯初上,聊城城区的几处夜市开始热闹起来了。鳞次栉比的摊位,香气四溢的炸串、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升腾的热气与欢笑交织,勾勒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画卷。
在聊城开发区,久和夜市作为最大的夜间市场,“烟火气”十足。该夜市有500余处摊位,是聊城市占地面积最大、摊位数量最多且不收取任何摊位费、管理费的夜市集群。每当夜晚来临,逛夜市成为周边群众最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在这里,天南地北的美食一应俱全。这里有摆摊15年的肉夹馍、烤冷面、韭菜合子、火爆鱿鱼、网红寿司……“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夜市上东西不贵,忙碌一天到这里放松下感觉很开心。”
铁塔夜市可谓是聊城夜市圈的顶流。在这里,市民可以品尝来自天南地北的美食。“下班后最愿意带着孩子和家人来这里逛一逛,心里很放松,可以释放下压力。”“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市井气息,有生活的味道,这才是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表示水城“夜生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近年来,聊城夜间经济日趋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夜间消费需求,激发了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
书香满城:
文化空间的多元生长
以书香浸润城市气质,以阅读点亮精神灯塔。从古色古香的海源阁到现代智慧的聊城图书馆,从繁华市井的阅读活动到乡村田野的“田园阅读”,书香成为了聊城必不可少的“味道”。
聊城市图书馆新馆自开馆以来,迅速成为市民的“文化客厅”。聊城市图书馆是一所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整体建筑五层,阅览座席约1200个,馆藏量60多万册,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的要求。每逢寒暑假,这里便成了学生们遨游知识海洋的最佳去处。
在开发区城市书房里,一场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正在开展。这里环境优雅,藏书丰富,从经典名著到畅销佳作,从社科人文到自然科学,海量书籍任你挑选。舒适的阅读空间,柔和的灯光,安静的氛围,打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市民李女士每周都会带孩子来这里:“离家步行只要10分钟,特别方便。”
近年来,聊城积极探索“图书馆+”服务分点模式,合理规划分点布局,延伸服务效能。通过“政府+社会”共建模式,打造“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民宿”“图书馆+景点”“图书馆+书店”及旧厂房改造等新路径,塑造“书香聊城”品牌。现已建成77家海源书房,包括13家乡村书房,建设县级图书馆7个,图书馆分馆68个、服务分点24个,与东昌府区档案馆、聊城市档案馆、聊城市人民检察院等7个单位达成共建共享协议,配送图书12000多册,更换图书1000多册,高唐县图书馆“田园夜读”品牌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遴选为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15分钟阅读圈”逐步完善。
从古籍保护到数字阅读,从城市书房到乡村书屋,聊城正以书香涵养城市气质。
夜幕降临,东昌湖畔的灯光次第亮起。波光粼粼的东昌湖,倒映着古城墙与现代楼宇的身影。在这里,千年文脉与青春活力交织,市井烟火与创新激情共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的故事正在不断书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