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度丨住鲁代表委员建言“黄河战略”落地实施,有委员连续十年提案关注黄河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2-03-08 10.0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亚慧 杨璐 刘云鹤 发自北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就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强调部署。近期,山东出台了《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对黄河战略在山东落地实施作出详细规划。山东如何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全国两会期间,围绕这一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展开热议,积极建言献策。
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立资源库
红长腿黑长嘴,在天空尽情盘旋翱翔后,屏幕上的这只东方白鹳向下俯冲,收翅迈进了巢中,巢里还有一只体型相对较小的东方白鹳。“你看,这两只东方白鹳成鸟,今年产了4枚卵。我们搭建的人工巢,将会帮助它们顺利度过产卵和育雏的阶段。”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赵亚杰指着面前的监控屏,在保护区,像这样的人工巢有115个。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累计繁殖出东方白鹳1341只,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的繁殖地。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晴雨表”,东方白鹳在保护区的繁衍生息,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例证。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黄河入海口时强调,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建设湿地深水区、浅水区、鸟类繁殖区和生态岛,每年迁徙经过、栖息的鸟类多达600万只。
惦记着黄河口生态的,不仅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有在北京上会的代表委员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王树理今年已经是第10年在自己撰写的提案中关注黄河。今年上会,他带来一份关于建立“国家黄河入海口多物种生物种质资源库”的提案。
王树理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黄河入海口有着大量极其宝贵的生物资源。“黄河裹挟着泥沙一路奔流而下,将很多稀有物种带到了下游的平原,比如野生大豆,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也是黄河带给山东的一笔财富。建立国家级的黄河入海口多物种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们一份责任,也是对祖孙后代的一份交代。”王树理说。
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要细化后续政策
记者获悉,目前,黄河口国家公园进入创建验收攻坚阶段。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山东整合优化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八处自然保护地,初步划定黄河口国家公园面积35.23万公顷。
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原山林场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孙建博密切关注着公园的建设进程。他认为,国家公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创新。“我建议尽快组建省级层面的黄河口国家公园管理局,统筹负责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孙建博说,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细化后续产业发展、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同时科学编制规划,推动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统筹建设。
实施好黄河国家战略,生态保护是“先手棋”,高质量发展是“必答题”。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认为,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要努力实现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他建议,要加大对沿黄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
在3月6日的山东团小组会议上,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峰代表则建言,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山东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的支持和项目投入,推动山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得更好、增得更快。
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市政协主席雷杰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大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支持力度的提案》。作为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济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其建设发展对全国的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具有探路、示范的作用。她建议,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示范、树样板。
可牵头设立全流域黄河文化研究机构
作为文化领域的委员,孔维克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关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他谈起在“黄河入海流——山东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现场,看到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观,感到很欣慰,希望全社会都关心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沿岸也有很多需要我们文学艺术家去挖掘的故事,要多用灵活形式积极打造作品。” 孔维克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告诉记者,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山东责无旁贷。“这既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黄河事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山东省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任务。” 刘晓静说。
她表示,总的来看,山东省乃至整个黄河流域,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她建议,持续开展黄河故事、黄河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转化,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要加强对山东黄河品牌的宣传推介,提炼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黄河精神。
“我们山东可率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牵头设立沿黄九省区都参与的全流域黄河文化研究及协调机构。” 刘晓静说,同时,在省内建立、完善黄河文化建设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共同开发建设黄河文化的多方联动,全方位加强对黄河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
责任编辑:孙远明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