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外谈|终结高校“凤凰东南飞”,最终得靠环境留人

洋葱快评 2022-03-08 1.3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朱文龙


“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博士授权点过少的问题,导致地方高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刘宁建议,为地方高校增加博士点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这位委员反映的问题值得重视。相对于东部的高校,中西部高校对于人才的吸引力确实不高。人才的匮乏,导致一些中西部高校出现了学科人才断档的情况,一些科研经费和项目也因此处于停滞状态,高等教育生态不断恶化。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人才库的“亏空”,不仅阻碍了中西部高校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刘宁委员提出通过增加博士点的办法,来增强中西部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这个建议初衷是好的,体现出了中西部高校对于人才的渴望,不过,在可行性方面,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来,增加博士点与吸引留住人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事实证明,给中西部高校增加博士点,不一定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地处甘肃的兰州大学为例,这所曾经的“985”高校,现在的“双一流”高校,博士点不可谓不多,但结果呢?人才照旧处于流失的状态,以至于兰州大学的教授都曾发出感叹,该校流失在外的人才,都能再建一个兰大。

二来,为中西部高校增加博士点的方法也不尽合理。如今,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属国家事权,需严格按照《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2020)》进行申报。这份文件从师资队伍与水平、人才培养与质量、科学研究与贡献、整体条件与支撑等方面明确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无论是东部高校,还是中西部高校,若想申请新的博士点,都必须满足这些硬杠杠。

对此,建议认为,如果中西部高校按照《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2020)》来,有些“吃亏”——“地方高校注重服务地方发展,不能简单以一线城市、东部地区高校的标准来要求,需要充分关注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贡献,为其制定更合理的评审标准。”

这种“另起炉灶”的做法确实对中西部高校有利,但同时也损害了博士点申请工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而且一些中西部高校也会趁机“浑水摸鱼”,将此前不符合要求的学科申报为博士点,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到头来,中西部高校依旧“竹篮打水一场空”。

栽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需要看到,东部高校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才,靠的是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经济待遇,更好的科研条件。同理,中西部高校若想吸引“金凤凰”,也要种好自己的“梧桐树”。

具体来说,就是中西部高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狠抓教育质量,提高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改善人才的各方面待遇,增强人才对学校的向心力。当然,要想做到这些,仅靠高校是不够的。毕竟,招才引智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科研环境、资金补贴等着手,为高校提供政策利好,提升人才的归属感。

责任编辑:朱文龙

朱文龙

说说人间真善美,评评社会精气神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